日联赛杯赛制_足球工具网站_朱挺_大港澳开奖结果+开奖记录 - 今日竞彩的比赛结果

 
  
 
最新動態
  廈門海域清淤整治工程,整治工程包括東、西海域清淤整治工程和高集、集杏海堤開口改造工程以及大小嶝造地工程。清淤總量約6500萬立方米,其中海堤周邊清淤,東海域、寶珠嶼、東嶼灣三個區域的海域清淤將在條件成熟后逐步進行。

加快水運事業發展 助力臨港經濟騰飛
來源: | 作者:hlgkjs | 發布時間: 2014-03-20 | 574 次瀏覽 | 分享到:
加快水運事業發展 助力臨港經濟騰飛

加快水運事業發展助力臨港經濟騰飛

上海洋山港。洋山港供圖


國產第一艘萬標箱集裝箱船“中遠大洋洲”輪。中遠集團供圖


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徐祖遠


改革開放以來,臨港經濟已經成為引領我國對外開放和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。臨港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港口、航運等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,港口、航運事業的發展又進一步促進了臨港經濟的發展,這種共生共贏的關系正在使臨港經濟和港口、航運業加速步入又好又快的發展軌道。


新中國成立60年來,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,通過一代又一代港口人的不懈努力建設,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的跨越式發展,我國已成為世界港口大國、航運大國和集裝箱運輸大國。


建國初期我國港口吞吐量僅有1000萬噸,到2008年底實現港口吞吐量70億噸,增長近700倍,60年內的年均增長率11.5%。目前,全國413個港口擁有生產用碼頭泊位3.1萬個,較之建國初期泊位數161個,增長近193倍,其中萬噸級及以上泊位1416個。建成了布局合理、層次分明、功能齊全、河海兼顧、優勢互補,配套設施完善的現代化港口體系,形成了環渤海、長江三角洲、東南沿海、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五個港口群,構建了油、煤、礦、箱、糧五大專業化港口運輸系統,具備靠泊裝卸30萬噸級散貨船、44萬噸油輪和1萬標準箱集裝箱船的能力。我國港口設施規模、工程、運營服務質量都已進入世界前列,成為我國綜合運輸體系中的重要樞紐,為我國國民經濟和對外貿易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。


2008年,全國港口貨物吞吐量完成70.22億噸,其中沿海港口完成44.89億噸,完成外貿貨物吞吐量19.86億噸,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.28億標準箱。2008年,在全球港口貨物吞吐量排名前10名中,我國大陸占有7席。全國億噸大港達到16個,分別是上海港、寧波舟山港、天津港、廣州港、青島港、秦皇島港、大連港、深圳港、蘇州港、日照港、營口港、南通港、煙臺港、南京港、唐山港和連云港港,港口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連續6年位居世界第一。近10多年,港口集裝箱吞吐量以年均26%的速度增長,年吞吐量于2007年首次突破1億標準箱。


隨著港口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加快,我國的航運業也突飛猛進。我國海運船隊從改革開放初期的居世界40多位,躍居世界第4位。到2008年,全國輪駁船達到18.4萬艘、1.24億載重噸位、100.9萬載客位,分別為1978年的1.8倍、7.8倍和1.9倍。大型骨干航運企業的規模化、專業化、集約化水平不斷提高,中型航運企業、民營航運企業迅速崛起,中遠集團船舶總運力躍居世界第二位,中遠、中海集裝箱船隊運力雙雙進入世界十強。


與此同時,運輸裝備的自主開發能力不斷提高,船舶的動力性、安全性、舒適性明顯改善,從類型單一、噸位較小的散雜貨船隊發展到擁有集裝箱船、滾裝船、干散貨船、油輪、液化氣船等類型多樣、功能齊全、技術先進、專業化的船舶,形成了大中小型相銜接、高中低檔相互補的運輸裝備發展格局。海洋運輸船舶類型齊全、技術先進、適應能力增強,船隊平均船齡明顯降低;內河運輸船舶實現更新換代,專業運輸船舶已基本實現鋼質化。


為適應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,國家加快了港口市場體系的建設步伐,于2001年啟動新一輪港口管理體制改革,2003年頒布的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》,標志著我國港口事業真正步入了法制的軌道,為培育和發展港口市場體系提供了體制上和法律上的保障。目前港口行業已實現政企分開,港口企業按照現代企業的要求實行市場化經營和運作,成為自主經營、自負盈虧的法人實體,港口業生產力得到進一步解放和發展,港口投資主體多元化取得明顯進展。


為了進一步加強航運業管理,改革開放30年來,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和運作規則,我國還積極推進水運投資和經營主體多元化,建立公平競爭秩序,全面放開國內水路運輸價格和港口內貿貨物裝卸作業價格,在國際國內水路運輸、船舶代理、客貨代理、船舶管理、理貨等服務領域引入競爭機制,加強了水路運輸市場準入資質管理,深化行業管理體制改革,推進政企分開,實行規范的法人治理,民營水運企業也迅速發展壯大,企業(含個體經營者)達10萬家。隨著水運市場體系的不斷完善,港口作業效率顯著提高,在船舶到港平均噸位增加近2倍的情況下,外貿船舶艘停時只有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四分之一;主要集裝箱港口的裝卸效率屢創新高,部分主要港口已達世界先進水平,岸橋單機效率達到每小時97自然箱。在世界海運快速發展、全球部分港口能力緊張的狀況下,我國主要港口始終提供了高效、便捷、暢通的服務。


據統計,目前我國國際航線遍布全球12個航區各個重要港口,不但滿足了我國石油、鐵礦石、糧食、煤炭等大宗外貿進出口貨物的運輸需要,還能為國外貨源提供港口中轉服務。境內外班輪公司在我國開辟的國際集裝箱班輪航線2000余條,截至2008年底,大多數國際航運企業均在我國開辟了國際水路運輸業務,我國有資質的國際船舶代理企業達1600家,取得無船承運人(NVOCC)經營資格的企業3400家。


新中國成立60年來水運業的跨越式發展有力地促進了鋼鐵、化工、電力等沿江沿海產業帶的形成和發展,加速了依托港口、港口群發展的港口城市和臨港經濟的崛起,成為我國外向型經濟高速增長的強大引擎,是溝通國內外的重要橋梁和融入經濟全球化的戰略通道,有力地保障了我國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。


目前,水路貨物運輸量、貨物周轉量在綜合運輸體系中分別占11.4%和45.6%,承擔了90%以上的外貿貨物運輸量,內河干線和沿海水運在“北煤南運”、“北糧南運”、油礦中轉等大宗貨物運輸中發揮了主通道作用,保障了重點物資運輸,有力地推動了我國現代物流發展,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運輸保障,對我國產業布局調整和區域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,凸顯了水路交通對我國國民經濟、對外貿易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。


改革開放以來,我國港口在總量擴張、規模擴大的同時,港口功能不斷拓寬,服務能力不斷增強。目前,我國有對外開放港口口岸139個,批準設立的保稅港區13個。臨港經濟依托港口實現了快速發展,許多有實力的企業也選擇港口城市作為發展之地,形成保稅港區、港口物流園區、臨港工業區等一批新的港口經濟增長點。前不久,交通運輸部提出了大力發展現代交通運輸業,加快實現由傳統產業向現代交通運輸業轉型的要求,全國水運行業將積極拓展港口功能,加快港口物流發展,更好地服務于臨港經濟,為國民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。


友情鏈接
新聞動態
更多